2019年8月,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(山東)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,規劃面積52平方公里,全域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,疊加前灣綜合保稅區、西海岸綜合保稅區、中德生態園、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多重國家功能政策,重點發展現代海洋、國際貿易、航運物流、現代金融、先進制造等產業,圍繞國家賦予的使命任務,探索推出了326項改革創新舉措,其中“動產質押融資業務模式”等79項獲全國和省級復制、推廣。發揮改革探索、先行先試優勢,持續深化企業貿易投資領域改革。投資更加便利,實現4000多種登記材料自動生成、業務智慧化辦理,67種電子證照跨部門歸集,與沿黃流域8省25個功能區、全國31個自貿片區實現審批服務聯動。物流更加便捷,聯合海關推出75項貨物監管及運輸通關新模式,重塑貨物“進、存、轉、銷”全流程,通關效率提升30%以上,2萬余家貿易類企業受益。貿易更加自由,打造“離岸達”平臺,2023年離岸貿易結算額74億美元;截至目前累計實現動產質押融資額超過30億元,正在爭取“動產質押融資模式”全國試點,進一步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。2023年實現內貿銷售額5578億元,占青島市比重為26%,實現外貿進出口2160億元,占青島市比重為24.6%。擁有陸海內外聯動、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優勢。戰略位置十分突出,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,是面向東北亞、連通日韓和太平洋的重要門戶樞紐,也是沿黃流域的主要出海口。海陸空鐵互聯互通,距離4F級青島國際機場38公里,204條國際國內航線直飛全球121個城市,區內青島港是中國第二大外貿口岸、世界第四大港口,186條航線通達世界700多個港口,齊魯號中歐班列通達23個國家的54個城市,三條國家級高速主干線穿行,為企業來區投資提供了便捷的交通物流條件。開放平臺支撐有力,國際合作區、綜合保稅區等高能級開放平臺活力釋放,吸引歐力士、伊藤忠、托克等182個世界500強企業,89家過千萬美元投資外資企業,758家過億元投資內資企業來區發展,成為中外企業家投資興業的優選地。圍繞企業成長搭建載體平臺,打造特色鮮明和優勢突出的現代化產業園區。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園,總規劃用地面積約200公頃,以芯恩等為代表的鏈主項目產能逐漸提升,核心承載區開工面積超100萬平方米,高端人才集聚、培育中心開工面積超120萬平方米,吸引思銳智能、中微創芯、方益科技等30余個重點企業落戶,計劃總投資約1800億元,打造從設計到材料、設備、制造再到封測、模組的全套產業鏈。百億級智能制造產業園,規劃面積83.4公頃,通過“建網絡、造場景、搭平臺、聚生態”等創新做法,建成全球家電行業首個5G+工業互聯網全連接示范園區。目前,已落戶整機生產項目9個、配套項目12個,完成投資約110億元。海爾中央空調、冰箱和洗衣機三家互聯工廠獲評世界“燈塔工廠”,以“海爾施特勞斯凈水科技產業園”為支撐的水聯網生態制造產業鏈加速形成,總投資70億元的倍世凈水、智慧冷鏈等8個項目加快建設。百億級投資的基因科技產業園,規劃面積80.5公頃,聚焦基因與細胞產業,吸引入駐華大基因、清原生物等44家企業,總投資超120億元,涵蓋世界規模最大海洋基因庫、全國首家海洋藥物生產企業、首個基因測序行業全自動化實驗平臺、唯一國家級海洋藥物中試基地等,2023年成功入選山東省未來產業集群。百億級投資的航貿金融合創新基地,規劃面積124公頃,以國際貿易為核心、航運物流為支撐、現代金融為助力、科技創新為引領,構建國際航運、金融、貿易融合創新發展的綠色低碳示范園區,超70萬平方米主體封頂,在此基礎上謀劃建設西海岸國際能源自貿港,2029年基本建成,將成為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重要支撐。圍繞企業發展優化發展環境,建設移民事務中心、工程師研發社區、國際人才社區、科創島等功能載體,集聚國際人才2000余名,五年新增就業11.76萬人,年均增長36.7%。今年以來,片區新增就業再創新高,以占全市0.46%的面積貢獻了全市8.5%的新增就業。片區背靠西海岸新區完善的城市功能,半小時交通圈內集聚高等院校17所,在校大學生22.6萬人,178所中小學,7家三甲醫院,30家高端酒店、26座商業綜合體,為企業和人才的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。
聯系中國(山東)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
青島自貿片區管委產業促進部
電話:0532-86760081;0532-86761160
網站:http://qdftz.qingdao.gov.cn/